1981年,是辛亥革命的70周年,作为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中共中央对辛亥革命尤其重视,为此,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了
1981年,是辛亥革命的70周年,作为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中共中央对辛亥革命尤其重视,为此,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了关于辛亥革命70年周年的纪念大会。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纪委第二书记的邓颖超,受邀成为了纪念大会的老同志之一。
大会开始时,邓颖超面色严肃,纵观全场,在看向第一排的嘉宾后,邓颖超望着其中一位黄埔一期学生,忽然泪目。

事后,邓颖超匆匆走下主席台,来到了这位黄埔生的面前,紧紧握着他的手,哽咽道:“这些年你去哪了?恩来一直都关心着你的情况,临终前还问我你在哪…….他找你找的好苦啊,现在好了,你回来了,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了。”
听完邓颖超的话,这位黄埔一期生当场泪如泉涌:“我何德何能,让周总理如此挂念啊。”
此人是谁?周恩来为何对他挂念如此之深呢?

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风起云涌,在这10年间,发生了许多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件。
作为孙中山最后的希望,蒋介石一生的偏爱和倚重,黄埔军校,孕育了整整一代的革命者,在这些人中,黄埔一期的学生,尤其耀眼,因为他们是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
周恩来作为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他与许多学生都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众多学生中,周恩来最为偏爱的,不是陈赓,不是徐向前,而是一个叫李默庵的人。

李默庵是湖南长沙人,1904年出生,少年时期,李默庵由于家贫,吃了不少的苦头,而苦难的生活,也磨砺他坚韧的内心,使得他更为迫切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1923年,中学刚毕业的李默庵忽然听闻广州革命政府派人到长沙公开招考军校学生,李默庵倍受鼓舞,当即报名参加,并成功被录取。
同年12月的一天,与李默庵一同考入军校的年轻后生们聚集在了长沙小吴门火车站,这群人中,领头的叫陈赓。
陈赓之所以成为各位同学的头头,第一是因为他在湘军干过,社会经验比较丰富,第二是为人比较风趣,谈吐幽默,众人对他都颇有好感。
因此,陈赓毫无疑问成为了大家的头头,上车以后,陈赓开始点名数人数,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数来数去,却是都少了一个人。

陈赓再一仔细看,原来,是最想去广州的李默庵没来,陈赓有些着急,便下车查看,此时,李默庵正扛着行李向火车奔跑而来。
就在李默庵要上车的前一刻,火车忽然开了,众人急的朝李默庵大喊:“快,你快上来啊。”
关键时刻,陈赓伸出了一双手,李默庵紧紧握住,成功上了火车。
对陈赓,李默庵尤其感激,自此,他就开始喊陈赓为陈大哥,那个时候,恐怕陈赓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这随手一拉,可是拉出了一个不得了的人物。

陈赓等人到广州时,并未直接进入黄埔学校,而是进入到了程潜创办的陆军讲武学校,1924年11月,孙中山与程潜决定,把讲武学校与黄埔军校合并,陈赓,李默庵等人这才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
李默庵虽然入学较晚,但是他的军事训练成绩尤其突出,在政治上也表现的很积极,这很快引起了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注意。
周恩来找来陈赓叮嘱道:“你的那个小老乡李默庵,各项表现都很不错,有机会的话,最好将他发展成为共产党员。”
此时注意到李默庵的并非只有一个周恩来,还有校长蒋介石。

由于陈赓和李默庵关系比较亲密,因而最终,李默庵被成功的拉入到了我党,对此,周恩来非常高兴。
周恩来亲切接见了李默庵,对他说:“你是学生中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开了一个好头,我向你表示祝贺。”
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李默庵在周恩来心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可是让周恩来没想到的是,李默庵让他高兴的时间并没有多久。

李默庵此时正是青春年华,情窦初开的年龄,他很快与执信女子学校的一名女学生谈起了恋爱,李默庵刚尝试爱情的滋味,便深陷其中,为此,他甚至都不去参加党小组的会议。
李默庵的做法,让党小组组长许继慎尤其不满,因而他屡屡批评李默庵,这让李默庵感到很苦恼,也很厌烦。
就在这时,由于学校内共产党员与国民党员的冲突,李默庵想要保持中立,更是引起了共产党员的愤慨。
李默庵内心非常气愤,后来当蒋介石嫌弃“中山舰事件”后,李默庵当即表示自己要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周恩来知道后,很是恼火。

不久,周恩来将李默庵找来,批评他:“开好头的是你,办坏事的也是,你真是让我太失望了。”
李默庵羞愧无语,自此,周恩来与李默庵很少交往,而随着1927年蒋介石掀起的“反革命”,李默庵彻底的与我党对立。
1932年,蒋介石亲自指挥50万大军,对我党的红色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而这次战斗,也成为了黄埔精英中的大搏杀,国民党方面有胡宗南、李默庵、汤恩伯等,与之对阵的鄂豫皖苏区则是派出了徐向前、陈赓、蔡申熙等人。
在这其中,陈赓与李默庵这两位十分亲密的同学,终于在战场上挥戈相见。

这次与红军的对战,成为了李默庵革命生涯上的一个污点, 而最后,他不仅没有取得胜利,反而是被我军侦破了密电,差点将他俘虏。
此战过后,李默庵深深了解到了红军的强大,之后,他无论如何,都不愿再和我党作对。
抗战时期,李默庵积极与我党合作,消灭了不少的日军,解放战争初期,李默庵率部在苏中地区与粟裕对战,败得一塌糊涂,战后,李默庵选择了退出部队,不再领兵打仗。
1949年,李默庵尽自己之力,促进了长沙起义,周恩来得知后,欣慰地说:“李默庵不愧为我的学生。”
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李默庵自知自己在历史上做的错事,因而他不敢待在国内,他也没有去台湾,而是前往阿根廷,美国居住,直到1981年时,他受邀回国。

1976年周恩来临终前,还在惦念着李默庵,他认为李默庵虽然在历史上做过错事,但是后期李默庵为国家也做了很多好事,因而他很希望李默庵回到国内来,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自己的贡献。
1981年李默庵回国后,邓颖超将周恩来的惦念告诉给了李默庵,李默庵当初痛哭落泪,觉得对不起周恩来。
邓颖超安慰了他,并嘱咐他为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就是对周恩来最好的纪念,李默庵将此事深深记在了心里。
此后十多年,直到他去世,他都在为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
TAG:蒋介石,学生,军校,共产党员